篇一:《李树森老人生平简介》
李树森老人生平简介
李树森,男,1936年农历11月8日生于辽宁省建平县黑水镇,2014年农历4月3日于家中病逝,享年79岁。 李树森老人于1956年在建平县被服厂参加工作,1957年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他从一名普通职工做起,先后任建平县被服厂车间主任、厂长、书记等职务;1963年至1966年调任建平县车辆修配厂厂长;1966年至1968年任建平县刃具厂厂长;1968年至1986年任建平县橡胶厂厂长兼职书记;1986年至1996年任建平县政府招待所所长、书记;1996年年末光荣退休。
李树森老人一生经历了新旧社会的变革,历尽了人生的坎坎坷坷。他一生孝敬长辈、勤俭持家,和老伴一起辛苦养育了四个儿女,并将他们培养成才。他一辈子为人正直,胸怀坦荡,爱岗敬业,亲近邻里,坦诚待友,关怀职工,达观开朗,深受同事、朋友和家族亲人的敬重。他的一生是辛勤劳动的一生,奋发向上的一生,更是值得亲友永远铭记和怀念的一生。
敬爱的李树森老人,您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敬爱的李树森老人,您安息吧!
篇二:《生平简介》
白**老大人生平简介
白老大人生于1933古历五月初二吉时,因病经治疗无效于2012年6月30日13时30分逝世,享年80岁。老人家一生为人忠厚,心地善良,勤奋学习,勤俭持家,乐于助人,严格教育子女,在同志及乡亲中享有较高的威望。
白老大人系中共党员,多年来在党的教育培养下,工作认真负责,艰苦奋斗,一心忠于党的事业,先后任******计财股长、*****学校校长、********主任、会计师等职,并多次被评为市县供销系统先进个人。
白老大人幼年在家就读,因家境贫困,于1946年7月份经他的爷爷介绍到*************杂货店做伙计。指导白老大人在弥留之际还为儿女反复念叨当时的艰辛生活“清水河七十二道脚不干,弯弯曲曲九头山”,生活的艰辛和吃苦精神可见一斑!那时他才13岁,由于为人忠厚,善于学习,于1956年当选市政协代表,并出席了宝鸡市政协代表大会。同年在党对私有制的改造中,企业走向合作化道路,他老人家又任通洞镇杂货店经理,1958年企业又由公私合营过渡到国营,他本人又随之调到*****任会计员;在大跃进的年代里,由于工作繁重,老人家积劳成疾,后经多方医治病情得到缓解。1965年5月又调任*****任会计,并经受了文化大革命的洗礼。1974年4月调到*****任会计工作,1976年元月调*****任会计工作,由于工作成绩显著,多次荣获市、县先进个人,1980年3月调县*****联社任会计股长,*****校长等职,为国家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专业会计人才,他本人晋升为会计师职称。
1988年任*****主任,将一个连年亏损的企业变成了一个盈利企业,被市*****评为先进单位,并向全市*****系统介绍了经验。1989年退休,1990年至1996年先后被聘在县属农副公司、工业品公司、生产资料等单位工作,发挥了自己的余热。1997年后,回到家乡,曾参与********家族族案、族谱的完善和整理等公益事业,倡导并身体力行的完成了本家三房分十三世、十四世的家谱续写任务。闲余时间,仍不断学习,总结一生的所感所悟,传于后人!
白*同志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共产党员,他历经了新旧两个社会,经历了缺吃少穿的低标准年代,在坎坷不平的人生路上谱写了一名共产党人应有的本色。工作中他两袖清风、一身正气,生活中勤劳简朴,为人和善。他的一生虽然没有惊天动地的丰功伟绩,但平凡中却彰显出他勤恳敬业、无私奉献、团结邻里、助人为乐和善良朴实。
值得欣慰的是有一份耕耘就有一份收获,也得到了应有的回报,白老大人晚年时正值改革开放的太平盛世,也享受到了四世同堂的天伦之乐及党和政府的好政策,他的一生平凡而伟大。
白老大人的逝世,使白氏家族失去了一位德高望重的好长辈,使邻里乡亲失去了一位好邻居,使子女们失去了一位好父亲。
美德堪称典范,遗训常昭子孙,白老大人虽与世长辞了,但他的精神长存周围的人们和儿女、子孙永远不会忘记他。{农村老人生平简介}.
我们要学习他老人家乐观积极的为人处事方式,对生活的追求,对生命的热爱;学习他老人家宽容、高尚的品格;学习他艰苦朴素、永不言弃的作风。我们要化悲痛为力量,继承遗志谱新章。
白老大人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白老大人天堂有你更美丽! 白老大人安息吧!
篇三:《邵从恩生平简介》
邵从恩生平简介
和平老人邵从恩,字明叔,四川省青神县人,原四川法政大学党(四川大学前身)监督(校长)。出生于1871年12月20日(清同治辛未年冬月初九日)。二十岁入学为秀才,补为廪生,以高材生的资格进入成都尊经书院深造。1897年选拔为贡生转入京师大学堂深造。1902年乡试中举人。1904年朝考二甲成进士。中进后由朝廷派赴日本留学,进日本东京帝国大学修习法政。1906年学成归国,授法部主事,曾手订全国法官考试条例及全国各级审判厅组织法及其他法规。后由四川总督赵尔巽奏请朝廷,调回四川襄赞新政。创办四川法政大学堂(四川大学前身)出任首届监督(即校长)(1906——1913)。
1911年在四川保路运动中,以校长身份保释营救出被川督赵尔丰诱捕的四川保路同志会中坚人物蒲殿俊、罗纶、张澜等人。辛亥革命中亲手夺过赵尔丰的四川都督大印,结束了满清朝廷在四川的封建统治。革命成功后为稳定人心出任川南宣慰使;为调停川、滇两军冲突,亲赴滇军处交涉,得以和平解决,后任四川民政长。
1925年四川军阀混战,为解决四川统一问题,川人由北京请回邵从恩主持四川善后会议,被选为善后会议议长。为了四川的安宁与和平,主持通过并封闭了成都兵工厂制造枪炮;劝退黔
军退出四川盐场,又拨盐款60万元创办成都大学,推举张澜先生出任成都大学第一任校长。
抗战前夕(1935年)为避日、伪纠缠,由北京返回四川,被聘为四川省政府高级顾问。抗战期间,先后在第1、2、3、4届“国民参政会”上被选为历届国民参政员。在国民参政会上,多次和共产党人:陈绍禹(王明)、秦邦宪(博古)、林祖涵(林伯渠)、吴玉章、董必武、邓颖超以及民主党派人士:张澜、史良、沈钧儒、徐德珩、邹韬奋等提名连署有关各类抗战问题的重要提案如:《关于持久抗战案》、《加强国民外交案》、《改善审查搜查书报办法及实行撤销增加书报寄费,以解决出版界困难而加强抗战文化事业案》、《请政府重申前令,切实保障人民权利案》等多项提案,均获大会通过。
1944年2月13日与张澜联名发起组织民主宪政促进会,邵从恩被选为主席,张澜、李璜为副主席。刘豫波、张申甫、张致和、费平如、杨叔明、李光含、舒君实、蒙文通、王白与等为常委委员。民主宪政促进会会址设在成都慈惠堂,张澜任慈惠堂理事长,邵从恩任监事长。主持社会救济及社会福利工作,使慈惠堂一时成为四川民主活动中心。
1946年1月10—31日,邵从恩以社会贤达代表身份出席全国政治协商会议,在大会上以无党派代表的身份,同蒋介石、周
恩来、张澜、曾琦等人同向大会致开幕词。在开幕致词中,邵从恩的发言,词极恳切,洋溢着对国家对人民所负的责任感。声称他是来自乡下,代表全国老百姓,要求停止内战,要求和平统一,要求大会只许成功不许失败,并强调说:“所谓成功,是指国家成功,民族成功,不是一党一派或个人的成功”,他还指出:召开国民大会,是政府要还政于民,但不能因还政于民反使人民受苦受难!当前国共方面的相互商讨,是解决国事的基本精神。他认为两党之间要诚、要信!不能内一套、外一套!今天一套明天又一套。要求各党各派要相互谅解。他在致词时说:“假如说国民党可以代表中国的保守党,则共产党可以代表中国的进步党,它的一切作风总是向着进步走的,代表一个国家的保守和进步两党,应该是一推一拉前进,则国家便有了进步”。
会议期间,邵从恩对国、共两党存在的许多严重问题,总是站在有利于全国人民的立场,提出了许多合理的建议和解决问题的办法。尤其在讨论宪章、制宪、及召开国民大会时,邵从恩深思了一夜,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要求:法与事实兼顾,求得解决问题,主张调整三个会议:
第一个会议是政治协商会议:讨论修改国民大会组织法、选举法及宪章的意见,将所有意见整理成一个提案,然后交第二个会。{农村老人生平简介}.
第二个会议即是:五五召开的国大(称之为预备国民大会),这个会议只讨论并决定国民大会的选举法与组织法,政治协商会议代表也参加,这个会议的性质等于孙中山先生所主张的国民会议。
第三个会议即是根据组织法、选举法所产生的国民大会,这个会议决定宪章、制宪并行宪。如此一来,则法理与事实均兼顾到了。(邵老的精诚,引起会场感动,邵从恩在讲话时,辞意恩切,张东荪先生翘起大拇指,暗声道好。)(见1946年1月新华日报)
政治会议还通过了关于政府组织、国民大会、和平建国纲领、军事问题及宪法草案等五项决议案于1946年1月31日闭幕。至此,历史为国共两党合作,共同抗击日本帝国主义并取得了八年抗日战争的重大胜利划上了圆满的句号。
1947年国、共两党分裂,战火又开始蔓延,面对危急的局面,邵从恩忧心如焚,奋不顾身力争国内和平,利用在南京召开的国民参政会第四届三次大会的机会,挽回和谈僵局。在南京日与多方接洽,商谈危局,同无党派参政员褚辅成,张难先等联名,提出和平方案22条,提交大会讨论。要求政府重申和平意愿,恢复和谈,邀请中共速派代表进行商谈,由参政会组织特种委员会,促进和平(该和平议案在四届十九次大会上获得了大会通
过)。5月24日晚,在蒋介石特邀参加参政会主席团成员的宴会上,就和平问题为民请命,向蒋疾呼:“战火是无论如何也不能再打了!”。为此当场气愤晕倒,数日后始渐苏醒,口不能言,心中仍念念不忘国事,念念不忘和平,在病床上索笔写下了:“内战不止我不乐!”七个大字,事载于当时南京各报。有关纸评论说:“这是人民的声音”从此,世人尊称邵从恩为中国的“和平老人”。
1949年10月邵从恩逝世于四川成都,终年79岁,其坟墓埋葬在郫县安德镇。死后国、共两党高级领导人都十分重视其安葬和善后工作。在成都,行政院长张羣,省主席刘文辉、王陵基,秘书长向传义和82岁高龄原在四川法政大学堂亲手执教的辛亥革命老前辈孔庆余先生等均亲自送来象赞并到灵前悼念。后来周恩来总理在北京闻听此事,即与刘伯承、贺龙同志谈及:要对邵从恩家属予以照顾,并要求当地政府妥善保护好邵从恩先生的坟墓。(该坟墓至今在郫县安德镇保护良好。)事后周总理仍放心不下,于1950年10月4日又致电中共中央西南局,查阅此事的落实情况(其文见周恩来书信选集p437)。.
篇四:《张留金同志生平简介》
张留金同志简介
张留金,男,汉族,高中毕业,中共党员,1964年3月出生于河南省项城市新桥镇张寨村一个普通农民家庭。现在在辽宁省丹东东港市从事防水业个体经营,同时兼任辽宁鲲鹏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物业部经理,东港市爱心志愿协会总会长。
创业初期,他经历过诸多的困难,一次次跌倒但又坚强的爬起,他坚信失败乃成功之母的信念,一步步稳扎稳打,开拓出了今天的事业局面,他从初期的一个人下乡找业务,到承揽少大规模的房屋作业,发展到现在主要承包工程防水,土建,修路,建桥,绿化等靠的是科技和实力,当然最重要的是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 张留金同志,他始终奉行“奉献 有爱 互助 进步”的准则。致富不忘家乡,致富不忘群众。近几年来为家乡的公益和各种慈善事业捐资近百万元。于2011年他捐资五万元为行政村所有道路安装照明路灯,2012年他又捐资十余万元为行政村修桥两座,修路800多平方米,同年为南李营小学捐资一万元用于维修厕所和屋顶。2013-2014年又为行政村捐资20万元为每个自然村到学校新建了水泥路近3000多平方米,从而解决了学生雨天上学难的问题。与此同时近几年来又不断拿出数十万元捐资助学农村贫困大学生,及军烈属和孤寡老人。
总之,人间有爱,张留金同志始终奉行“奉献 友爱 互助 进步”的原则,紧跟时代步伐,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扶贫,济困,传递正能量,无私奉献,无怨无悔,在慈善和公益事业,兢兢业业勤勤恳恳,求真务实,与时俱进,惟愿真爱常伴人间
篇五:《生平简介》{农村老人生平简介}.
***同志生平简介
各位来宾:
今天我们怀着极其悲痛的心情,沉痛悼念我们可亲可敬的诤友,朝夕相伴的同志,一身正气的前辈***老人。***同志于 年 月 日不幸去世,终年 岁。
***同志, 年 月出生于***, 年 月参加革命工作, 年 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年 月 日离休。{农村老人生平简介}.
年 月至 年 月在***工作。
***同志家庭出身贫农,家庭生活十分困难,早年放过羊,修过铁路,学过木工,当过学徒。参加革命后积极***工作中,多次立功受奖。
***同志无论是在早年革命期间,还是后来经济建设期间。思想进步,服从党的需要,组织观念强,处处带头,团结同志,始终坚持在生产第一线,尤其是离休后,十分关心单位建设,充分体现了一名离休干部的高风亮节。
***同志的一生,是光明磊落的一生,勤劳俭朴的一生,艰苦奋斗的一生,无私奉献的一生。
***同志的去世,使我们失去了一名好战友、好同志,对他的去世我们深感悲痛,在此表示沉痛的哀悼。***同志安息吧!
二0 年 月 日
篇六:《李继山同志生平简介》{农村老人生平简介}.
李继山同志生平简介
李继山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13年元月25日凌晨4时18分逝世,享年68岁。
李继山同志患病多年,他以顽强的毅力,坚持自身锻炼,游览名山大川,拜庙住寺,清扫庭院,料理庙政,寻医问药,自疗疾病。去年入秋以来,病情加重 ,其家人子女、竭尽全力悉心关照,精心护理,上北京赴香港去三亚多方邀请专家诊治尽力医治。在他有病期间亲朋好友、乡里乡亲也前来关照探视,总盼他能早日康复,健康长寿。怎奈药石无效,无力回天,他在谈笑间,远离尘世、驾鹤西游。
李继山同志是榆阳区刘千河乡殷家墕村人,生于1945年11月21日。李继山同志的父亲英年早逝,他作为长子,在18岁时就离校返乡,承担起家庭生活的重担,一入社会就上要孝敬七旬祖父,下要照顾六个年幼的弟弟和妹妹。在那困难的岁月里,他一边劳动,一边学习,辛勤劳作,认真做人,乡里乡亲非常信赖他,在二十岁就选他为生产大队会计,一干就是十二年。由于他勤奋好学,人品极佳,村里、公社推荐他转为人民公派教员。转为公派教员后分配在刘千河中学从事教学工作,在教学岗位上一干就是二十八年,多次被评为优秀教师,桃李遍及乡里乡外。年至六十对光荣退休,离开工作岗又和老伴办起了农牧场,养猪喂养、植树造林,从事农业科技试验示范,为农民致富奔小康做出了表率。 李继山同志在1996年至2008年间全身心地投入在金龙实业有限公司,参与了公司《榆林金龙宾馆》、《金龙大酒店》、《定边县金龙酒店》、《米脂县金龙大酒店》和榆林红山《金龙电厂》的建设。年过七旬的老人为
公司的发展倾入心血,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李继山同志心底善良,为人真诚、热心公益,扶贫济困、堪为楷模。在她有生之年先后修建、捐资捐物120余万元,新建村里九天圣母娘娘庙;修建村里戏台、与孔会;重建香严寺乐楼一座;新修乡村里公路4公里;历年捐款资助农村困难户大学生20余、捐资达20余万元。
李继山同志一生中,本质真善,公道正派,生活简朴、乐于助人、始终保持农民本色,在农村是好农民、在教师岗位是优秀教师、在企业是好管家。他无论在什么岗位上和任何环境下都能和同时、乡亲相处融融、本色本分。所到之处都享有很威望、获得一片赞誉的口碑。李继山同志出身贫寒,自学成材。自理自强,上敬父母,下教弟妹、爱戴妻子,关照相邻,救济贫困,他是人间英模。他对儿女从严教导、以父亲博大、宽厚的胸怀影响着儿女们为人、为事、处处立命。更为自己、为社会培养出了一双好儿女。
斯人已逝、风范长存。他的品德、言行、作风将永远铭记在我的心中。李继山同志、安息吧!
篇七:《葛饰北斋人物生平简介》
葛饰北斋82岁自画像
葛饰北斋生于江户时代,彼时德川幕府将日本人分为“四民制”: 武士、农民、手工业者、商人。小农经济的日本虽然使农民背负的沉重的负担,但资本主义萌芽衍生了蔚为大观的“町人文化”,丰富多彩的手工技艺、举世闻名的花柳街歌舞伎文化、浮世草子 (世俗小说) 、人形净琉璃都应运而生。而葛饰北斋则代表了江户时代、乃至日本和世界的灿烂文化“浮世绘”。北斋老爷子身后名头很响,之前说到他曾影响了法国莫奈、德加、梵高、德彪西等一众艺术名家,但其生前则没有什么奇情溢彩的生活,唯一所做的就是画画画,传闻他一生中曾画了3万5千副画作。
(早期的北斋以模仿为主
这种长脸、凤目、樱口的仕女在当时成为“宗理风”)
最初北斋以学徒的身份遍访名师,当时为了满足贵族、商贾的收藏癖好江户时代形成了成熟的流水线版画制作工艺,后期的名作 《神奈川冲浪里》 有许多复本,就是因为木版画的复刻特点。后来他转化“肉笔画”,即以墨笔在绢布上作画,“木版画”和“肉笔画”是浮世绘的两种主要画法。
(“肉笔画” 《三女奏乐图》 藏于波士顿美术馆)
而普通的载体已经越来越不能满足北斋对画作的痴狂,他还开拓了各种有趣的作画方式。如曾在鸡爪上涂上朱红,让小鸡在画纸上走过,再以此自然恣意的画出红叶图。44岁又爱护国寺本堂前公开作画,以酒缸酿墨、以扫帚代笔,画出了口可跑马,眼可坐人的巨大达摩像,这画铺满了120畳榻榻米 (近400平米) ,开创了日本人绘制巨型大画的先河。
北斋的笔名众多,他本名中岛时太郎,跟师时继承了胜川春朗、北斋宗理的名号,他的一生都在不断突破、抛弃了从前的自己,每一个笔名都代表当时的画风和心态,当他不再再为生计发愁,全心投入画作时又自称: 画狂老人卍。其中最有趣的是他春画笔名: 铁棒滑滑 (污,哈哈哈) 。这位画痴对绘画的信仰始终带有一种信徒式的谦卑,因此他在不同阶段都曾谦虚的说:五十岁才降生的。说实在的,我七十岁之前所画过的东西,都不怎么样,也不值得一提。我想,我还得继续努力,才能在一百岁的时候,画出一些比较了不起的东西。 倘残延十岁,五载亦罢,吾始堪称真画工。至百岁之末,终草成此画道
北斋身上亲切、有趣的世俗性格还体现在他的 【北斋漫画】 上,这些漫画堪称江户时代的市民百科书,涉及花鸟鱼虫兽、士农工商的衣食住行、百鬼物语、神话传说的漫画竟然有4000多幅,这也是当今日本ACG界漫画的老祖宗吧。
我们对于“浮世绘”的理解多为尘世风俗画,其实浮世绘中的70%都是版画美女艺妓图,类似 《清明上河图》 的市井画应类似于浮世绘的另一个小分支“名所绘”。而美女艺伎图中有一部分是春宫图,江户时代的日本人沉浸在一片享乐主义的风情之中,人们追求直观的、肉欲的价值观,讲求在现世的颓废奢靡里苦中作乐、活在当下,所以许多画家都有春画传世,葛饰北斋也不例外。{农村老人生平简介}.
葛饰北斋的春画尤其将人体的生殖器夸张化,据传这最初一度令许多西方人认为日本人的尺寸很大,直到来到日本的洗澡堂才恍然大悟。画中还有女同欢爱、有趣的动物交配、仔细看甚至还有肛交。其中最著名的就是下面这副
对于春宫画,北斋说因为活了太久所以什么都画过,在他90年的生命中,他并没有妥协于凄苦的生活,妻子和两个女儿也先后去世,晚年再遭火灾,毁去了他几十年的画稿与心血。江山代有人才出,面对画坛新秀歌川广重等人的崛起,年过耄耋的他在抱病中画完了最后一幅 《富士越龙》 后,这位画坛巨星溘然长辞,但他的绘画世界却留给我们一笔巨大的遗产。
上一篇:写给老师的作文600,质朴
下一篇:关于船到桥头自然直的作文